目前,关于蔬菜的调研报告的话题当下热度很高,同样对于蔬菜调研报告总结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不妨同康晓百科聊一聊这个有关话题。

关于蔬菜的调研报告(蔬菜调研报告总结)

导读目录:

市场调研怎么进行,有个想开蔬菜店的想法,但我并不是只进菜卖菜那种单一的模式?

1,确定调研的目的(评估市场需求、容量) 2,确定调研的对象(性别、年龄、购买意愿) 3,制定调研的计划 4, *** 调研问卷 5,进行小规模试调 6,修改调研问卷 7,进行调研 8,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 9,结合市场情况编纂调研报告 10.最终确定项目可行性。

结尾:如果纯粹开蔬菜店,可扩展的增值服务不大,可加入水果产品,再辅以营销工具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关键看市场环境。

蔬菜产品的成本和收益如何核算?

菜贱伤农”,

蔡大哥家里有三个小孩,大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在郑州工作,儿女和儿子高中毕业后都在外打工。蔡大哥在草厂村租大棚种蔬菜已有8个年头,以前倒卖过蔬菜,算是这一行的老前辈了。一说起大棚蔬菜,蔡大哥有着一种行家的自信,也不时流露出种植大棚蔬菜的无奈。

(一)农资和人工成本高了

“现在的大棚也不好种了,农药化肥贵了,几乎挣不到什么钱。我一棚西红柿,从种到收,有机肥得施两次,300元左右一次,就得600多元;化肥得施三次,一次一袋多,得用4到5袋,以前七、八十一袋,现在涨到117元了,这就得500多元;请人工帮忙40元一天,这个平均下来需近1个月工作日,也得1200元;用于浇灌的电费大概5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就得SPAN>多元。一个大棚的西红柿产量5000斤,一斤价格要0.5元,才能保本。租大棚还得1800元一年。”

(二)市场波动太大

“我这西红柿还有半个多月就成熟了,赶得市场好能卖到1元多一斤,市场不好时2毛3毛都没人要。像去年,大家都种西红柿,2毛钱一斤,来的菜贩子都不愿拉,拉过去买不起价钱,还不够来回的油钱。再便宜就连请人摘西红柿的工钱都不够,还不如让它烂在地里呢。”

“大棚里除了种一茬西红柿外,一般还种两茬生菜。生菜是‘鬼菜’,也不好挣钱,今天2000元一棚,明天可能就800元一棚了。碰着好,能挣些,碰着不好,照样赔。前几天菜贩子来收购生菜,这一垄(指棚与棚之间的空地,大概2分亩左右吧)人家给300元,你卖还是不卖,你不卖过几天100、200元都没人要,你看,周边到处都是,烂在地里。”

(三)国家补贴到不了农户手上

“总得算下来,一个棚一年纯收入能有3000多元,我租了15个棚,一年下来也有个4-5万元收入,比在老家种地强多了。但是碰着市场太差,也得赔。去年我种了11棚西红柿,卖不出去,都烂在地里,把前几年挣的钱都搭进去了。上面(指 *** )来人统计了下,说是 *** 会有补偿的,但后来也一直没有消息。”

蔡大哥在大棚种植这一行摸滚打爬时间比较长了,对市场也相对较敏感,什么时候种什么菜,拿捏得比较好。如果是新手,不了解行情,赔的可能性更大。比如,他一个老乡,从家里带来3万多过来种大棚,待了7个月,赔了近一半,将棚转租给他后回家了。

对于今年西红柿的收成,蔡大哥还是挺有把握的。他到周边都了解了下,由于受去年的影响,今年种西红柿的少了,他本来只种了3棚,后来又补了5棚。有这样的眼光,挣钱是肯定的。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国家的政策扶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草厂村的大棚,正是在国家每个大棚补贴1万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如果没有国家补贴,就不会有着1000多个大棚。另外,农业生产资料等的补贴让农户实实在在受益,有效缓冲了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二是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走规模化道路。由于草厂村的1000个多蔬菜大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用自己出去找市场,市场会主动找上门,农户坐在家里,就有人上门来批发蔬菜;三是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走专业化道路。从草厂村大棚种植情况看,各农户之间都是独立的,都是自己觉得该种什么种什么,销售时竞相压价也使得自身利益受损,制约了大棚的发展壮大和竞争力。需要打造一个专门的服务平台,将各大棚农户组织起来,为农户收集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统一对外销售,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农户受益;四是农业保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双重影响,波动性大。同时,农户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像蔡大哥老乡那样,一旦亏损,就回影响到自身的生计问题,只能退出。因此,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为农户提供多样保险,分散农户种植风险,十分必要。


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我县新型职业农民,根据xx政要求,我们对我X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我县乡村人口XX人。有劳动力资源XX人,占乡村人口的X%,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X%、女劳动力资源占X%。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XX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X%。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X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X%。XXXX年外出(含离乡)的劳动力XX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X%。

二、县新型职业农民情况

我们不完整的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能工巧匠、农机维修工、农村操作员、农村经纪人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来统计的话,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XX人,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X%。其中,XX、XX、XX、XX等种植能手397人,占新型职业农民总数的X%;XX、XX、XX、XX等养殖能手X人,占X%;XX等农产品加工能手X人,占X%;农民合作社带头人XX人,占XX%;农村经纪人XX人,占X%;动物防疫员XX人,占XX%;农机操作手XX人,占XX%;农机维修员XX人,占X%;XX等能工巧匠XX人,占XX%;农民信息员XX人,占X%;乡镇兽医员、农药销售员、兽药经销员XX人,占X%。

三、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新型职业农民是近两年提出的新概念,在农民培育上,目前我县主要有四条途径:

(一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劳动力转移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推广,每年还开展速成技术培训XX人次左右。

(二)每年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xx人左右,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每年开展职业知识教育xx人左右。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XX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X%,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X%,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X%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方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X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如脐橙、水稻、生猪等一、二项主要产业,要离开家中一、二天也许还可以,要五、六天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一天100多元,而培训五、六天就少赚五、六百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就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50多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是培训经费上矛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如果可以争取到上面项目支持,农民培训的教材、吃、住等费用是可以解决的。但培训还要资料整理等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都是要县财政配套解决的,而目前大部分财政配套资金是根本不可能到位的。所以在培训上,存在部门多做事

以上,就是关于蔬菜的调研报告蔬菜调研报告总结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康晓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