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圣母型人格是一种病吗的话题当下热度很高,同样对于什么是圣母型人格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不妨同康晓百科聊一聊这个有关话题。

圣母型人格是一种病吗(什么是圣母型人格)

导读目录:

圣母型人格特征?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人,他 (她)们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对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可爱的诅咒”。在他(她)们看来,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心理学家把这些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

我所指的\可爱\与相貌无关,是指行为上的可爱,即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让别人感到舒服自在,并发自内心地称赞他/她可爱。

他们以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其中包括:始终有礼貌、让自己变得有趣、让别人觉得愉快、不要让其他人失望、从不说\不\、防止冲突及一切以他人的需求为先等。

我将其称为\可爱的诅咒\。

这些\可爱的人\觉得,说出自己的需求就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排斥,并失去已得到的爱。于是他们只得压抑自己,不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包括恼怒和愤恨,而只在内心深处默默承受煎熬。别人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因为这些\可爱的人\"总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笑脸迎人的样子。

当某一天,\"可爱的人\"的脾气一下子爆发时,每个人都会吓一跳。而\"可爱的人\"会感觉到别人的抗拒,认为这正验证了他们的观念,即别人不喜欢他们发脾气。于是,这个死循环(或\"诅咒\")便无休止地继续下去了。

主要表现

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面对强势的人(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

总是想太多,总把错误归因自己身上。

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心甘情愿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笼,虽然被压迫得近乎窒息,却不想改变,或者说无力改变。

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留一点给自己,只有通过这样的过度付出才能获得安全感。

"

圣母心泛滥的女人特点?

答案是圣母心泛滥的女人通常是讨好型人格。他们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她们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到自己的需求的前面。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之一甚至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什么是圣母情结?

圣母情节指过分善良,遇到困难或面对敌人、迫害者常不顾事实与现实的困难、不顾人的正常心理,只一味抢占道德制高点,在站在道德高峰上用圣母光环普照人间的人。

圣母古为有神通有地位的神话女性的称呼,指一心向善舍己为人的女性角色,后来由于各种变化,指牺牲与自己不相干的人的利益来拯救别人的人。慷他人之慨来实现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或目的的角色,这种含义的圣母也可以叫‘圣母婊’。

扩展资料:“圣母”的标准涵义:“圣母”刚开始是指热爱生命及对他人或事或物给予极大帮助,而唯独对自己切身利益给予忽视的人,这般一心向善舍己为人的可以堪称圣人。为了让她们光荣事迹传播更加广泛,人们送给这些人一个伟大的称号“圣母”。白莲花在不威胁到自己的时候可劲善良,但在威胁到自己的时候还是知道反抗一下,至于另外一种伪圣母,则是在威胁到自己的时候便会用道德法律大道理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以上,就是圣母型人格是一种病吗什么是圣母型人格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康晓百科网。